数码的时代,回顾胶片的历史,也许这是现代学习摄影的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不过我还是硬着头皮看完了这一部分,呵呵。
从黑白的成像原理我们知道 Ag Cl 的重要作用。了解黑白照片,无外乎胶片的尺寸,胶片的速度(感光度),颗粒度和反差。而彩色胶片很多地方是学习黑白而成,如彩负的基本原理就是将红绿蓝三原色的补色青品黄对应的染料和 Ag Cl 耦合,使得感光后成为 Ag 的那部分染料释放出来,这样通过冲洗(去掉 Ag 和没有感光的 Ag Cl 以及没有释放的染料)获得由补色构成的负片,然后显影时再通过一次补色将红绿蓝还原。这个过程表明,感受光的强弱和产生的颜色是成正比的(一般说来),因此欠曝也可能通过迫冲显影获得较为令人满意的相片。但是一般说来黑白和彩负倾向于略微过曝,这是因为其宽容度在高光区域较暗部更大。另外一种是反转片,或者叫正片,虽然上面也是分三层含有 Ag Cl,但是并不完全需要补色染料。曝光后,产生的 Ag 和感受的光量成正比,这也和前面一样。但是冲洗时一般将消耗的 Ag 去除,留下未反应的 Ag Cl 添加补色染料耦合,这样剩余的 Ag 量对应的是正像的补所含有量,使用补色染色获得的是补像的补像,即正像,通常通过第二次曝光或者化学试剂使得这部分 Ag Cl 和对应的燃料释放。反转片如果曝得少了,剩余补色染料成分就会过多,迫冲就会使得颜色变得更饱和,所以反转如果实在做不到曝光准确,则允许略微欠曝一点。彩色胶片比起黑白多了一个色彩饱和度的特点。
比较重要的东西就是色彩平衡,无论对于彩色胶片还是现在的 CCD/CMOS。对胶片而言,不同色温下由于某种颜色的光较多,因此某个或者某几个感光层上会过度的产生 Ag,这需要我们特殊的设计弥补不同色温下的这种差异。这我们往往通过选择胶片和合适的滤镜实现。
最后提一点的是,胶片也有惰性,即表现在对过短的曝光或者太长的曝光产生化学反应未进行或者完全进行了,这会导致最后出片效果非我们所需,这我们可以通过根据胶片的性质设定合适的快门或者选用适当的胶片避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